以何典故为背景的成语是以逸待劳?

以何典故为背景的成语是以逸待劳?

以逸待劳,是一种智慧的战略。但它究竟源自何处呢?在我看来,这个成语的背后,有一个古老的故事。

据《史记》记载,战国时期,齐国有一个将军叫孙膑。他年轻时曾在秦国学习兵法,因此一直被齐国国君所重用。一次,齐国与楚国交战,孙膑率领齐军前往。当时,楚军已经布下了十分严密的防御,齐军根本无法攻破。

孙膑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在营地里放了许多旗帜,让军队模拟出征的样子。同时,他亲自潜入敌营,打探了楚军的情报。他发现,楚军有一个习惯:每天都要按时开门放水,让马匹饮水。孙膑便趁机将楚军的水井给封住。过了几天,楚军的马匹口渴难耐,精神恍惚,士气也随之低落。

就在此时,孙膑指挥齐军发动了进攻。楚军因为事先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,士气低落,最终被齐军击败。

这个故事的寓意是:以逸待劳,不要被对手看穿自己的实力,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。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以逸待劳这个成语的来源。

孙膑的战略智慧,在历史上影响深远。他的兵书《孙子兵法》是中国古代兵法的经典之作之一,被誉为“兵学圣典”。

然而,孙膑并不是唯一一个善于以逸待劳的将领。在中国历史上,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。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,他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,也曾经用过以逸待劳的策略。他利用天险来掩护自己的实力,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出击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

以逸待劳这个成语的背后,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。它告诉我们,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,以出奇制胜的策略来战胜对手。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,也适用于商业、政治等各个领域。只有掌握了这种智慧,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